结构光法(Structured Light)通过向表面光滑无特征的物体发射具有特征点的光线,依据光源中的立体信息辅助提取物体的深度信息。具体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,实景建模技术,首先利用激光投影仪向目标物体投射可编码的光束,生成特征点;然后根据投射模式与投射光的几何图案,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摄像机光心与特征点之间的距离,由此便可获取生成特征点的深度信息,实现模型重建。这种可编码的光束就是结构光,包括各种特定样式的点、线、面等图案。结构光法解决了物体表面平坦、纹理单一、灰度变化缓慢等问题。因为实现简单且精度较高,所以结构光法的应用非常广泛。
深度图像的获取
景物的深度图像由Kinect在Windows平台下拍摄获取,同时可以获取其对应的彩色的图像。为了获取足够多的图像,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同一景物,以保证包含景物的全部信息。具体方案既可以是固定Kinect传感器来拍摄旋转平台上的物体;也可以是旋转Kinect传感器来拍摄固定的物体。
在计算机视觉中,三维实景建模, 三维重建是指根据单视图或者多视图的图像重建三维信息的过程. 由于单视频的信息不完全,因此三维重建需要利用经验知识. 而多视图的三维重建(类似人的双目定位)相对比较容易, 其方法是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, 即计算出摄像机的图象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.然后利用多个二维图象中的信息重建出三维信息。
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深度数据获取、预处理、点云配准与融合、生成表面等过程,实景建模,把真实场景刻画成符合计算机逻辑表达的数学模型。这种模型可以对如文物保护、游戏开发、建筑设计、临床医学等研究起到辅助的作用。三维重建技术的重点在于如何获取目标场景或物体的深度信息。在景物深度信息已知的条件下,只需要经过点云数据的配准及融合,即可实现景物的三维重建。